《湖州日报》:砥砺奋进细耕耘 种桃种李种春风
发布时间:2024-01-26 22:03:19

 “人们来到城市,是为了生活;人们居住在城市,是为了生活得更好。”


  今天的湖州,正在加快打造“六个新湖州”,向着让人民群众居家更安心、出行更放心、生活更舒心的目标昂首迈进。


  作为城市物业服务的重要一环,市城市集团下属湖州中房至诚物业股份有限公司始终怀揣着“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”初心,在城市吐纳呼吸的韵律间创造美好,在楼宇脉搏起伏的节奏中传递幸福。


  无论是事关城市发展的老旧小区,还是改善城市形象的安置小区,过去这一年,中房人的服务脚步铿锵有力;无论是台风“杜苏芮”的步步逼近,还是狂风暴雪的突然袭击,过去这一年,中房人的为民速度潮鸣电掣……物有甘苦,尝之者识;道有夷险,履之者知。朝着“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”的幸福图景上,全公司上下目光如炬、步履坚实。


  沈鲲:


  把业主当成自己的家人


  “沈经理,现在有电工值班吗?我们家空调打不开了”“我家厨房间管道冒水,麻烦安排个师傅过来处理一下吧,谢谢”“沈经理你好,我们家玻璃爆裂了,怎么处理啊”……业主口中的沈经理就是湖州中房至诚物业邵家墩花苑项目经理沈鲲,他所负责的管家团队时刻在线,对于业主反馈的问题,哪怕是深夜,总能做到及时响应。


  “我一直在想,如果我是业主,我希望自己得到什么样的服务?推己及人,所以,我们要把最好的状态、最好的服务呈现给业主,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去关心。”沈鲲这样说,也一直这样做。


  和很多安置小区一样,邵家墩花苑曾因为设备配备不足,闹出过不少矛盾:停车位规划不足,导致三小车乱停放;地下车库未安装充电桩,导致“飞线”屡禁不止;地下车库潮湿,导致不少业主抱怨不断……面对种种难点痛点问题,沈鲲积极与电力部门对接,争取到了总投资达2000万元的地下室充电桩电源全覆盖试点项目,让邵家墩花苑成为了全市首个地下室充电桩全覆盖的拆迁安置小区。同时,通过与开发商多次协调沟通,新增78台地下室除湿机,有效解决地下车库潮湿问题,并通过划停车线2000米,规范三小车停放。


  “有时候,物业服务工作的边界是很模糊的,我们既可以是业主的生活管家,也可以是业主的信息咨询员,还可以是业主的就医协助员,甚至有时候还像‘老娘舅’。”沈鲲说,他就时常被同事打趣是只“灭火器”。


  去年7月的一个晚上,由于外来施工队操作失误,邵家墩花苑29幢的两部电梯进水停运,使得部分业主留置一楼电梯口。“当时的场面很混乱,我们也很理解大家‘有家回不了’的烦躁心情。作为物业,我们要做的不是火上浇油,而是尽可能安抚大家情绪。”于是,沈鲲便在赶到现场的第一时间,一边安排保安和维保部门开展抢修工作,一边努力安抚业主情绪。


  “还记得当时有2位家住26楼的七旬老人,看到他们我就想到了自己的父母。于是在和他们子女沟通后,专门派车把他们安置到附近宾馆里。”他说,凡事多想一步,不但能温暖业主的,也拉近了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距离。


  也是在沈鲲的带领下,邵家墩花苑物业服务团队被评为2021年集体先进团体、2023年度安全生产月物业技能比武大赛三等奖,他本人连续三年获选公司个人先进,并在近日公布的第二届湖州市“最美物业人”评选中,获评市“最美物业服务人”。


  新华府物业服务团队:


  “有商有量”打造美好家园


  对于家住湖城新华府小区的居民刘阿姨来说,上午9点前拿着积分卡,到家门口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驿站精准投放垃圾,已经成为她的每日“必修课”。“我们小区可是吴兴区第一个实行垃圾分类‘两定四分’的小区,早在2021年就评上了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,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。”刘阿姨回忆道,在新华府这个老小区里,曾经就连垃圾集中投放都有点“水土不服”,更何况精准分类处置。


  而一切改变的源头,就在于一项制度——四方会谈。“所谓的四方会谈,就是由街道社区、业委会、物业、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‘3+1四方会谈’议事协商会。”湖州中房至诚物业新华府物业服务团队负责人介绍,他们每个月都要开展四方会谈,针对居民生活中的重点、难点问题,一事一议,共商共治,协同联动。


  “一开始推行垃圾分类,总有部分业主觉得麻烦,于是随心所欲乱投放。虽然现场也有督导员,但难免会有疏忽。而这些不规范行为,甚至导致了部分原本积极分类的业主‘消极怠工’。”该负责人说,为了破解这一难题,他们通过四方会谈,听取居民代表意见,想到了引入智能监管系统提升监管效能的办法,效果也十分喜人。


  “小区不独属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群人,它更需要有商有量的多方协作。”该负责人介绍,这也是新华府物业服务团队在2021年,与墙壕里社区、新华府业主委员会、新华府家园支部建立“四架马车”协同合作工作模式的初衷。通过坚持以党建为鲜明旗帜,直击业主生活中的难题,小区已经成功解决了电瓶车规范停放整治、北门门禁装置加装与南大门人行闸机修复等问题,业主也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、幸福感、获得感和认同感。


  如今的新华府小区就像一个大家庭,在物业服务团队组织的新春做灯笼、端午包粽子等邻里活动中,总能看到业主灿烂的笑容。而物业服务团队的竭诚付出,也得到了业主的广泛认可。自2018年起,新华府小区就屡次入选精细化管理前10名,多次获评“湖州市优秀小区”,并在2020年获评湖州市直属基层工会“工人先锋号”。新华府物业服务团队更是在2023年成功当选为“省级红色物业”,并在近日公布的第二届湖州市“最美物业人”评选中,获评市“最美物业服务团队”。


  后庄家园物业服务中心:


  铿锵玫瑰  不负韶华


  走进湖城后庄家园小区,只见幢幢高楼鳞次栉比,处处绿化环绕、步道遍布,优美舒适、富有生机的品质居住环境,让人很难将它与“城中村安置”联系在一起。而这一切,都得益于一支特别团队的付出——2022-2023年度湖州市“巾帼文明岗”的获得者之一后庄家园物业服务中心。


  在这支12人的团队里,有着7名女性员工。平均年龄不过34岁的她们,始终坚持用真诚的服务和辛勤的付出,守护着30多万平方米的后庄家园小区和2000多户居民生活。“男同事总说我们是‘女汉子’,做起工作来比爷们还拼,不过我更想说,这叫巾帼不让须眉。而且做物业服务工作,就需要细心、耐心和亲和力,在这一点上,我们的优势很明显。”岗长蔡秋月笑着说。


  服务安置小区,如何走进业主心中尤为重要。对此,后庄家园物业服务中心牢牢牵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,联合社区与村委形成“红色联盟”,化身志愿者为业主提供暖心“小服务”。同时,与社区共同成立学雷锋志愿者小分队,通过积极开展走访,广泛了解社区老年弱势群体的所求所需,按照一对一、多对一的方式精准服务,将“微心愿”送上门。“在频繁的互动交流中,越来越多业主向我们敞开心扉。尤其是小区内的女性业主,我们还成立‘楼姐团’,采用分区包干的形式建立‘楼姐负责制’,共同参与小区基层治理。”蔡秋月说,逐步将“管家式服务”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相融合,实现专业物业服务、居民急难愁盼帮助服务和政策宣传服务“三合一”。


  不仅如此,针对小区里的“一老一小”以及困难群众,后庄家园物业服务中心还精心搭建起特色惠民服务体系:联合燃气公司“湖小燃”、乐民公司“乐民健康广场”、水务集团“清亲直通车”等民生服务品牌实施“乐民行动”,每月为200多名身体有病、行动不便的小区老人提供各色公益服务;通过开设“乐学课堂”,定期为50余名小区少年儿童开设绘画、科学实验和手工制作等教学科目;联合第三方外包单位为本小区农转非居民中的失业女性、就业困难女性提供就业岗位,帮助石山村打通竹扫帚销售渠道……


  “这些年来,我们始终坚持根据居民需求清单,不断整合社区范围内的各类资源,建立完善的回应居民需求清单的机制,做好政策宣传、收集民意信息、救助困难群体、答复政策咨询、开展志愿服务等。”蔡秋月说,自创岗工作以来,社区居民投诉重复率同比下降10%。


集团新闻
媒体聚焦
多彩视窗
匠心作品
《湖州日报》:砥砺奋进细耕耘 种桃种李种春风
发布时间:2024-01-26 22:03:19

 “人们来到城市,是为了生活;人们居住在城市,是为了生活得更好。”


  今天的湖州,正在加快打造“六个新湖州”,向着让人民群众居家更安心、出行更放心、生活更舒心的目标昂首迈进。


  作为城市物业服务的重要一环,市城市集团下属湖州中房至诚物业股份有限公司始终怀揣着“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”初心,在城市吐纳呼吸的韵律间创造美好,在楼宇脉搏起伏的节奏中传递幸福。


  无论是事关城市发展的老旧小区,还是改善城市形象的安置小区,过去这一年,中房人的服务脚步铿锵有力;无论是台风“杜苏芮”的步步逼近,还是狂风暴雪的突然袭击,过去这一年,中房人的为民速度潮鸣电掣……物有甘苦,尝之者识;道有夷险,履之者知。朝着“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”的幸福图景上,全公司上下目光如炬、步履坚实。


  沈鲲:


  把业主当成自己的家人


  “沈经理,现在有电工值班吗?我们家空调打不开了”“我家厨房间管道冒水,麻烦安排个师傅过来处理一下吧,谢谢”“沈经理你好,我们家玻璃爆裂了,怎么处理啊”……业主口中的沈经理就是湖州中房至诚物业邵家墩花苑项目经理沈鲲,他所负责的管家团队时刻在线,对于业主反馈的问题,哪怕是深夜,总能做到及时响应。


  “我一直在想,如果我是业主,我希望自己得到什么样的服务?推己及人,所以,我们要把最好的状态、最好的服务呈现给业主,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去关心。”沈鲲这样说,也一直这样做。


  和很多安置小区一样,邵家墩花苑曾因为设备配备不足,闹出过不少矛盾:停车位规划不足,导致三小车乱停放;地下车库未安装充电桩,导致“飞线”屡禁不止;地下车库潮湿,导致不少业主抱怨不断……面对种种难点痛点问题,沈鲲积极与电力部门对接,争取到了总投资达2000万元的地下室充电桩电源全覆盖试点项目,让邵家墩花苑成为了全市首个地下室充电桩全覆盖的拆迁安置小区。同时,通过与开发商多次协调沟通,新增78台地下室除湿机,有效解决地下车库潮湿问题,并通过划停车线2000米,规范三小车停放。


  “有时候,物业服务工作的边界是很模糊的,我们既可以是业主的生活管家,也可以是业主的信息咨询员,还可以是业主的就医协助员,甚至有时候还像‘老娘舅’。”沈鲲说,他就时常被同事打趣是只“灭火器”。


  去年7月的一个晚上,由于外来施工队操作失误,邵家墩花苑29幢的两部电梯进水停运,使得部分业主留置一楼电梯口。“当时的场面很混乱,我们也很理解大家‘有家回不了’的烦躁心情。作为物业,我们要做的不是火上浇油,而是尽可能安抚大家情绪。”于是,沈鲲便在赶到现场的第一时间,一边安排保安和维保部门开展抢修工作,一边努力安抚业主情绪。


  “还记得当时有2位家住26楼的七旬老人,看到他们我就想到了自己的父母。于是在和他们子女沟通后,专门派车把他们安置到附近宾馆里。”他说,凡事多想一步,不但能温暖业主的,也拉近了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距离。


  也是在沈鲲的带领下,邵家墩花苑物业服务团队被评为2021年集体先进团体、2023年度安全生产月物业技能比武大赛三等奖,他本人连续三年获选公司个人先进,并在近日公布的第二届湖州市“最美物业人”评选中,获评市“最美物业服务人”。


  新华府物业服务团队:


  “有商有量”打造美好家园


  对于家住湖城新华府小区的居民刘阿姨来说,上午9点前拿着积分卡,到家门口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驿站精准投放垃圾,已经成为她的每日“必修课”。“我们小区可是吴兴区第一个实行垃圾分类‘两定四分’的小区,早在2021年就评上了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,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。”刘阿姨回忆道,在新华府这个老小区里,曾经就连垃圾集中投放都有点“水土不服”,更何况精准分类处置。


  而一切改变的源头,就在于一项制度——四方会谈。“所谓的四方会谈,就是由街道社区、业委会、物业、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‘3+1四方会谈’议事协商会。”湖州中房至诚物业新华府物业服务团队负责人介绍,他们每个月都要开展四方会谈,针对居民生活中的重点、难点问题,一事一议,共商共治,协同联动。


  “一开始推行垃圾分类,总有部分业主觉得麻烦,于是随心所欲乱投放。虽然现场也有督导员,但难免会有疏忽。而这些不规范行为,甚至导致了部分原本积极分类的业主‘消极怠工’。”该负责人说,为了破解这一难题,他们通过四方会谈,听取居民代表意见,想到了引入智能监管系统提升监管效能的办法,效果也十分喜人。


  “小区不独属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群人,它更需要有商有量的多方协作。”该负责人介绍,这也是新华府物业服务团队在2021年,与墙壕里社区、新华府业主委员会、新华府家园支部建立“四架马车”协同合作工作模式的初衷。通过坚持以党建为鲜明旗帜,直击业主生活中的难题,小区已经成功解决了电瓶车规范停放整治、北门门禁装置加装与南大门人行闸机修复等问题,业主也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、幸福感、获得感和认同感。


  如今的新华府小区就像一个大家庭,在物业服务团队组织的新春做灯笼、端午包粽子等邻里活动中,总能看到业主灿烂的笑容。而物业服务团队的竭诚付出,也得到了业主的广泛认可。自2018年起,新华府小区就屡次入选精细化管理前10名,多次获评“湖州市优秀小区”,并在2020年获评湖州市直属基层工会“工人先锋号”。新华府物业服务团队更是在2023年成功当选为“省级红色物业”,并在近日公布的第二届湖州市“最美物业人”评选中,获评市“最美物业服务团队”。


  后庄家园物业服务中心:


  铿锵玫瑰  不负韶华


  走进湖城后庄家园小区,只见幢幢高楼鳞次栉比,处处绿化环绕、步道遍布,优美舒适、富有生机的品质居住环境,让人很难将它与“城中村安置”联系在一起。而这一切,都得益于一支特别团队的付出——2022-2023年度湖州市“巾帼文明岗”的获得者之一后庄家园物业服务中心。


  在这支12人的团队里,有着7名女性员工。平均年龄不过34岁的她们,始终坚持用真诚的服务和辛勤的付出,守护着30多万平方米的后庄家园小区和2000多户居民生活。“男同事总说我们是‘女汉子’,做起工作来比爷们还拼,不过我更想说,这叫巾帼不让须眉。而且做物业服务工作,就需要细心、耐心和亲和力,在这一点上,我们的优势很明显。”岗长蔡秋月笑着说。


  服务安置小区,如何走进业主心中尤为重要。对此,后庄家园物业服务中心牢牢牵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,联合社区与村委形成“红色联盟”,化身志愿者为业主提供暖心“小服务”。同时,与社区共同成立学雷锋志愿者小分队,通过积极开展走访,广泛了解社区老年弱势群体的所求所需,按照一对一、多对一的方式精准服务,将“微心愿”送上门。“在频繁的互动交流中,越来越多业主向我们敞开心扉。尤其是小区内的女性业主,我们还成立‘楼姐团’,采用分区包干的形式建立‘楼姐负责制’,共同参与小区基层治理。”蔡秋月说,逐步将“管家式服务”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相融合,实现专业物业服务、居民急难愁盼帮助服务和政策宣传服务“三合一”。


  不仅如此,针对小区里的“一老一小”以及困难群众,后庄家园物业服务中心还精心搭建起特色惠民服务体系:联合燃气公司“湖小燃”、乐民公司“乐民健康广场”、水务集团“清亲直通车”等民生服务品牌实施“乐民行动”,每月为200多名身体有病、行动不便的小区老人提供各色公益服务;通过开设“乐学课堂”,定期为50余名小区少年儿童开设绘画、科学实验和手工制作等教学科目;联合第三方外包单位为本小区农转非居民中的失业女性、就业困难女性提供就业岗位,帮助石山村打通竹扫帚销售渠道……


  “这些年来,我们始终坚持根据居民需求清单,不断整合社区范围内的各类资源,建立完善的回应居民需求清单的机制,做好政策宣传、收集民意信息、救助困难群体、答复政策咨询、开展志愿服务等。”蔡秋月说,自创岗工作以来,社区居民投诉重复率同比下降10%。